以生态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,开展生态建设事关河北省廊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,是一项长期的任务。
为实现把廊坊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市的目标,要用生态理念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,以改善城乡环境质量、建设优美人居环境为出发点,促进经济、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。为此,笔者建议:
一是加强水资源开发保护与污染防治。积极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,严格控制用水增长。采用高效输配水技术、更新改造现有的农业灌溉系统,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节水灌溉率。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,更新设备工艺、强化企业用水管理,重点加强产业结构调整,发展低耗水、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。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,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系统建设,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水平。结合南水北调工程,合理配置水资源的供需。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,避免地下水超采。以再生水为主、雨水为辅对非常规水进行开发利用,使再生水最终满足市政中水、道路浇洒、绿地浇灌和生态景观的需水量。
同时,加强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。坚持“上游不污染下游生态环境”的原则,推行边界水质控制和各项节能减排措施,进行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,编制流域综合整治规划,协调上下游经济布局、产业结构、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。从区域整体出发,改善和提高农村水环境质量和饮用水水质,统筹规划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、城市污水处理厂、截污工程以及生态恢复工程等。
二是加快环境优美镇建设步伐。优美乡镇是生态市建设的细胞。廊坊市现有90个乡镇,按照全市乡镇的80%应建成国家级优美乡镇的标准,需要创建的乡镇数目是72个。目前,廊坊只有三河市燕郊镇和霸州市霸州镇通过国家验收,香河淑阳镇、三河泃阳镇、大城县平舒镇、文安县文安镇通过省级优美城镇的验收,现有十几个乡镇正着手规划优美乡镇创建。廊坊市每年都下发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解计划,详细列出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,逐年扎实推进。
三是加大对生态建设的财力投入。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优先保障用地,减少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。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,并给予贷款利率方面的优惠。加大财政资金对环保的投入,各级财政要把环保投入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,逐年加大对环保的投入,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,采取政府引导、社会投入的方式,鼓励企业、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生态建设。
四是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。吸引生态环保和生态产业领域的专业人才到廊坊创业发展,鼓励与高等院校、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关系,加强本地技术骨干队伍的培养,逐步建立一支懂技术、会管理的人才队伍,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。